第一章 引言
一项调查发现,香港人甚么时候最开心,答案是「放假」、不用工作;而甚么时候最不开心,答案是「工作压力」、工作得不顺畅。心理学家Edward Diener 指出两种最令人持续情绪低落的遭遇,其中一种便是失去工作(另外一种是失去伴侣)。可想而知,一般人对工作的感受是「既爱且恨」──既怕失去工作,但在工作中却得不到快乐。根据 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在2003年对香港信徒的调查发现,信徒对工作的感受主要是维生(77%),其价值也是维持生计(59%) [1]。又根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在2006年的调查发现:(1)三分之二的在职人士均超时工作;(2)平均每周工作达51.3小时;(3)工作与生活平衡远差于理想;(4)引致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序为「与上司及同事的关系」、「工资及福利」及「工作量」;(5)大部份感到工作与生活不平衡的人曾遇到以下问题:失眠和没有胃口,以及与家人相处不足 [2]。
综观以上数个调查,无论信徒或非信徒,从工作而来的所有不愉快经验,及所产生的负面情绪,对家庭和社会均会构成一定危机,要健构和谐家庭和社会,我们必须处理及转化从工作而来的负面情绪。以下讨论乃基于参与「创伤情感与灵修工作坊」及阅后「心灵魅影」 [3]一书所引发对从工作而来的负面情绪的反省,最后尝试藉工作神学来提供转化的进路。
[1] 参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《信徒职场行为研究》,2003。
[2] 参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《生活及工作平衡调查》,2006。
[3] 占士‧伊芙莲‧韦特《心灵魅影》,道风山基督教丛林,200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