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退让」,这个词语很容易令人联想到「退缩」、「让步」,给人负面的感觉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退让真的是不好吗?

现今社会很多人习惯「不平则鸣」,但凡遇到不平的事,则马上提出抗议。表达不满本来没有什么不妥,但愈来愈多人每逢遇到不合心意的事,便喉咙大开,甚至动手动脚,从小到大学习的礼仪,即时通通抛诸脑后,甚至连立法会议员也是这样。最近打开新闻网页,经常看到「某立法会议员率领的群众冲击大楼」、「以某立法会议员为首的示威者,撬开会场大门,用手臂压住保安员的咽喉」或类似的标题,难道这些行为就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「民主地表达意见」吗?政策的好坏,我不会作出评论,但以这样不文明的方式表达意见便一定是不适合的。「表达意见者」不愿意「退」下当时自己的脾气,把所有主观的负面情绪都发泄在他人身上,结果令整个社会「退」回不文明时期,以暴力解决问题。

是非黑白,谁对谁错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,尤其当大家处于不同的岗位时,有不同的观点与要求是最正常不过的事,但当人人都过于坚持己见,自以为是的时候,争执便会发生。

大家都知道发脾气,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伤害,所以从小老师便教导我们要以静制动,不要经常动气。「心静」不但可以「自然凉」,还可以防止冲动的行为。很多时候,当双方,甚至是其中一方,如果能够「退一步」、「让一下」,争执甚至打斗都可以避免。要知道争执是需要两个人或以上才能发生的。有些事情如果不是太过影响自己,为什么就不能「退一步」?「退」不代表你怕,不等于有亏损,更不等于你输。如果因为一件小事,便跟人家打起上来,最后双方都受伤,那不是双输吗?难道打斗过后,受了伤,就算是「赢」吗?电视广告里也有提到,在家庭生活中,「赢了场交,输了个家」,值得吗?不懂退后,只会困死其中。眼光阔大一点,顾全大局,不要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小事上,退让一下,双输往往可以变成双赢。

「世间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」。很多事情只要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,便能和和气气。下次当你想发怒时,想一想,世事没有甚么大不了!所以退让一下也没甚么大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