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護士,一來是我的出身是普通小康之家,二來是我的護理訓練是普通科護士。不過,論資歷我算是一個資深護士。曾接受深切治療護理、心臟科護理與助產訓練。論閱歷我見過不少生離死別,安慰許多身心創痛的病患與家屬。或許,這些都是別人的經歷,我以身同感受的態度來面對,環境改變,心態自然較容易抽離。

回望人生的歷程,我走過崎嶇的路段,高高低低的,夾雜著百般滋味。別人說我的記憶力特別好,我想起來,孩童時期的往事,可真是歷歷在目,彷彿昨天才發生一樣。每逢爸媽因經濟拮据吵架,媽媽都會重覆地講出當年決定背著妹妹,抱著姊姊和我一起跳樓的計劃。幸好,媽媽有一位要好的金蘭姊妹,好像感應到媽媽的心靈需要,放下手上的工作,都要到我家;才得悉所以然來。往後,媽媽還有一次衝動跑去跳海,我與姊姊一邊跑、一邊哭著,叫喚媽媽不要走。往事如烙印,深深刻在我的心靈上,骨子裏藏著悲觀、恐懼與憂慮。

長大成人,我的自尊感較為脆弱,對別人的言語、態度尤為在心。感恩的是藉著基督信仰的建立,我才能較為健康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一直以來,我都可以與不同階層的人事和諧地相處。

數年前,我的丈夫身體上的毛病令他異常困擾。每逢值夜班的期間,他的關節不是這邊痛,就是那邊痛,雙眼通紅,視力模糊至看不清。他嚷著要提早退休,我頓時感到要撐起整個家庭,腦海裏浮現不少負面的畫面。尤幸當時我的工作實在太忙,沒有停留下來,自憐一番。

三年前,我媽媽身體漸漸走下坡,因為肺炎入院不到五十五小時的治療,宣告死亡。我內心非常悲傷,自責為何不催促媽媽留院醫治,為何只顧工作上的需要,而忽略親人的需要。於是,我毅然決定重整生活上的安排。

這些年間,我會間斷性出現心悸、多夢、易醒、情緒波動,覺得自己做得不好。直至去年,我重投闊別十五年的前線護理工作,心裏相信憑著堅毅的心志,願意全情投入,必定能夠勝任。可是,由於工作性質繁瑣,我對於人事管理欠缺經驗,同事間的負面言語,如︰「點解你派藥都手震,咁唔專業﹗」,「其實你係咪有病,我唔應該介紹這份工作給你。」……一時間,我內心的交戰劇烈 — 擔心、緊張、焦急、憂慮等等,腦海裏盤旋著一張張嘲笑蔑視的嘴臉。我落入失眠的狀態,我承擔的壓力已經超越我的限度,專業知識告訴我要立刻尋求方法疏導各種壓力源,經醫生診斷是急性焦慮抑鬱症。

我接受自己的輭弱,聽從醫生的建議,暫停手上的工作,給予自己足夠的休息、健康的飲食與運動。這時,我的前輩林崇綏博士介紹我認識楊太,並她創辦的無限潛能網站。我深深體會楊太的熱誠,對我的關懷、鼓勵和肯定。而我可以說是網站的第一批使用者,網站提供的自助學習課程,我才明白自己的毛病。原來,我毫不懂得自我放鬆、缺乏休暇、思想偏向負面。網上課程引導我仔細檢視自己生活上,不同層面的狀況,特別是正面心理學與認知療法的內容,開啟我積極、樂觀的思想操練。我衷心感謝生命的歷練,再次提醒自己不要讓忙碌充塞自己的空間,倒要學會操練休息;以感恩的心迎接人生的挑戰。